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中科院2007年度工作会议闭幕 路甬祥指出:中科院要更好地肩负起“引领发展”重任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7-03-22



    在3月21日闭幕的中国科学院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构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进行了诠释,就促进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中国科学院要牢固树立引领发展的理念、遵循规律深化改革、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谈了他的战略思考,指出中科院要更好地肩负起“引领发展”的重任。

    路甬祥说: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是中科院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上的新的提升与发展。是中科院党组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因应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及时应对出现的新挑战,敏锐把握发展的新机遇,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科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科院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6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布局合理”是前提和基础,“四个一流”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有序”既是目标也是保证,“竞争向上”是基本要求,“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引领发展”是重要责任。“改革创新和谐奋进”是对中科院“三个基地”、“四个一流”发展目标的继承和发展,是中科院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上的新的提升与发展,使中科院未来发展图景更加清晰、完整和鼓舞人心,将极大地激励全院职工奋发努力,实现中科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谈到对促进创新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思考时,路甬祥说:我们要建设的创新友好型社会,应当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创新友好型社会,应当是国家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创新友好型社会,应当是拥有创新友好市场的社会。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对中科院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应当在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的过程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在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中积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谈到中科院要牢固树立引领发展的理念时,路甬祥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要牢固树立引领发展的理念,率先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使我国科学技术真正走在前面,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中科院要率先实现跨越,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谋划未来,为我国和中科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要推动科学传播,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科学人文效益。

    在谈到遵循规律深化改革时,路甬祥说: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科院科技创新工作。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动力,科学规划和奋力有效推进中科院科技创新工作。要深刻认识人才成长的规律,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队伍。要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坚持优秀科技人才的价值标准。要深刻认识竞争合作发展的规律,坚持竞争择优加快发展。

    路甬祥重点谈了科技界广泛关注的科技评价问题。他说:从国际科技评价发展的趋势看,科技评价已从传统的单一产出评价,拓展到科技规划、科技投入、组织实施、科技产出及其后效等科技活动各个环节,更加强调及人评价。创新三期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中科院要着力构建明确导向、有效激励、分类评价、分级管理的评估体系,开展分层次、有重点的科技评价工作,一是支撑院战略管理的科技评价,其重点是院发展态势分析、科技布局评估、规划与政策执行评估、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等。

    二是促进研究所竞争发展的科技评价,其重点是研究所综合质量评估、研究所创新能力监测、研究所投入产出分析等。三是体现院政策导向的专项科技评价,其重点是项目评估、人才评估、实验室评估及其他政策导向评估等。从而,形成我院基于院所两级体制、体现和谐理念、激励竞争合作与创新发展、多信号反馈的科技评估模式。

    对大力加强作风建设问题,路甬祥强调了要端正科学理念和规范科研行为。他说:崇高的理念、科学的精神才能导致崇高的创新行为,导致杰出的科技创新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卓越贡献。当前社会上实际存在的浮躁之风和科学不端行为,追根溯源都是由于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的曲解和缺失,导致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失落。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并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规范科学行为,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并努力为公众理解科学作出贡献。最近,中科院在广泛深入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国内外有关制度、办法、规定,结合中科院实际,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这对于保持我院良好的科研秩序和学风,保证科研工作的科<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382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
单位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邮编: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