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以“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学节在四川天府新区十一学校开幕。本次活动由成都分院及院属相关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四川天府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主办。本次科学节以科学的多样色彩为基调,注重科学与文化艺术的充分融合,突出“节目”和“节日”的特点,让公众与科学家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果。
分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刘刚君在致辞中表示,中科院科学节已连续举办四届,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科学盛宴。本次科学节走进天府新区十一学校,将科学普及与文化艺术完美融合,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中科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解读公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讲述科研故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向全体师生献上一份科学饕餮盛宴,同时也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2周年。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教育卫健工委副书记、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远东表示,天府新区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构建了统分结合、多科融合的科创教育模式,先后成立了STEM教育、创客制作、机器人、科学影像、创意编程等多个社团,参加各级科创类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围绕物种自然教育,新区策划的“追鸥行动”更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他希望,学校更加注重科技赋能,积极探索未来学校模式,老师们更加注重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教书育人,同学们更加密切关注科学发展动态,保持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将科技兴国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十一学校的小小科学爱好者们生动汇报了蝴蝶御风飞行的“秘密”专题研究成果,分析了攻角和翼面积对飞行上升力的影响。“你们知道泥石流能够跑多快吗?跟苏炳添差不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陈宁生在专题报告开头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成功勾起了现场同学的兴趣,他以互动的形式将泥石流防治原理娓娓道来,并详细解答了现场提问。
开幕式上,成都分院和四川天府新区十一学校签订了联合建立“强基、奠基工程”的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人才的早期培养机制、共同研发项目班课程资源,构建科普课程的体系,联合开展“十一讲堂”等。
开幕式后,院属相关单位科研人员走进班级开设了一系列科学探究课程,涉及现代大数据知识、光电科普、蛇类红外感知系统及原理、土壤研究以及“解密”小斑马鱼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等。
天府新区十一学校校长杨永东,成都分院四级高管李雁琴,院属成都、重庆地区各单位领导以及天府新区十一学校在校师生、家长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签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