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平衡保护和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是生态补偿的热点区域,但研究集中在生态补偿标准和方式,缺乏关于区域间生态补偿政策的协同关系研究,直接影响到生态补偿的整体效果。成都山地所郭滢蔓、傅斌等研究人员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研究区2004年至2018年颁布的生态补偿政策进行定量分析,选取政策强度、部门协同度、补偿多样性和时间跨度4个指标评价了生态补偿政策的省际差异,从经济水平、生态状况、环境条件和社会发展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政策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2004年之前,生态补偿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政策中,随着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和实施一系列生态补偿措施,长江经济带在2004年颁布了第一项生态补偿政策,此后,生态补偿政策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政策强度以上游4省最高,各省政策强度在2015年显著增强,生态补偿政策文件类型以实施方案与指导意见为主;各省颁布的生态补偿政策类型以综合型生态补偿政策与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为主,政策多样性以中游3省最高;下游4省的部门协同度最好,并且下游开展生态补偿早于上中游地区。
生态补偿政策省际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一方面,区域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补偿政策强度和政策多样性的增加;另一方面,政策颁布时间连续性的增加,不仅可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会增大区域环境压力。建议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各省权利与责任的协调性与整体性,优先考虑上游地区的需求,保持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的连续性,通过改进实施细则、绩效评估和动态调整,发挥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的整体效益。
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No.2019QZKK0307)和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20YFSY0005)的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79720313219